对中画幅相机来说,高解析力、高动态范围向来都是它们区别于全画幅相机的重要指标,选择购买中画幅相机的用户也通常更在意这些。通常更好的画质需要强大的机身以及高素质镜头匹配,但常常解析力超群的镜头重量体积都不小。对哈苏相机来说,旗下拥有V系列主打光学性能,当然也有P系列更倾向便携拍摄。今天哈苏正式发布了P系列中首枚主打人像拍摄的镜头——XCD 3,4/75P,我也有幸在这枚镜头发布前陆续使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,下面简单的谈下我的使用感受。
哈苏 XCD 3,4/75P核心参数
-
焦距:75mm(等效59mm)
-
光圈:f/3.4
-
重量:398g
-
长度/直径:71mm / Φ75mm
-
最近对焦距离:0.55m
-
快门速度:1/2000s
-
支持的机型:X2D 100C, X1D II 50C, X1D-50c, 907X & CFV 100C, 907X & CFV II 50C
-
价格:14,999 元
哈苏镜头的命名系列通过不同的字母标识,突显出各自的特点:“V”系列意为 Versatile(灵活、全面),在体积重量、光学素质、最大光圈和性能上达到平衡;“P”系列则代表 Portable(便携),以轻薄体积和便携重量为优势,同时具备 1 亿像素的高解析力;而“E”系列表示 Exclusive(独家),代表 XCD 镜头的最高光学水准,即便是变焦镜头也能媲美定焦镜头的光学表现。这些命名彰显了哈苏镜头在性能、便携性和光学品质上的独特定位。
目前加上新发布的这枚XCD 75P,哈苏的P系列共有三支镜头,75P也是其中焦距最长的一支。尽管F3.4的最大光圈相比其他系列的镜头略小,但换来的确实75P在同焦段上最小、最轻的指标,让日常拍摄携带更加方便。
更小、更轻的人像镜头设计
XCD 75P的设计符合标准的P系列镜头设计语言,镜身上除了对焦环没有任何其他手动操作的设计,尽量减少的配置才让镜头更加轻巧。镜头的长度只有71mm,尺寸在同焦段中属于非常迷你了。
作为对比,我们找到一台iPhone 16 Pro Max作为参照,XCD 75P配合哈苏907X & CFV 100C全套的长度几乎和iPhone长度一致,非常适合那些对便携性能有更高权重的用户。
作为对比,目前哈苏镜头系统中最接近75P的镜头是XCD 65。尽管XCD 65的光圈为2.8更有优势一些,不过XCD 75P的体积更小,价格更低,特别是重量上XCD 75P甚至接近XCD 65的一半,非常夸张。
目前哈苏中画幅系统中有两台关注度较高的机型,一个是X2D 100C,另一个就是907X & CFV 100C,尽管907X阉割了机身防抖,但是凭借足够小的机身也有自己独有的优势。这次我们让XCD 75P搭配907X & CFV 100C来使用也是想最大程度体验这套系统的便携性。
907X & CFV 100C系统的重量为620g,加上XCD 75P镜头后,整套系统最终重量为1018g,大约1公斤的重量实际上是比很多全画幅相机系统还要轻的,更别说它足够小了。
全开光圈出色,足够喂饱一亿像素
大幅度压缩体积和重量的情况下XCD 75P的实际画质表现可能也是很多人关心的,再加上F3.4的最大光圈会不会让画质也“缩水”呢?我们也实际测试了一些XCD 75P的分辨率表现。
我们将采用相机固定拍摄,设置感光度固定为ISO 100,来看下XCD 75P在各挡位光圈的中心画面和边缘画面表现如何。
XCD 75P镜头各挡光圈分辨率测试
XCD 75P镜头采用的是10组10 片的光学设计,其中包含了1 片非球面镜片以及3 片超低色散镜片,满足高解析要求的同时也能减少色散的出现,保证了画质上的要求。
我们实际观察XCD 75P在各挡光圈的细节,首先可以发现在全开光圈F3.4的情况下XCD 75P的表现非常出色,无论是中心还是边缘都没有出现明显的画质下降现象,也从侧面印证了这支镜头人像镜头的定位,即便是光圈全开也可以拥有很好的画质。
继续收缩光圈到F16整体画质细节表现都非常不错,最佳光圈应该在F11左右。光圈收缩到F22之后开始出现画质衰减的情况,中心和边缘画质都开始下滑,直到F32画面表现较差,不建议使用最小光圈拍摄。
整体上XCD 75P的画质表现还是很让人满意的,特别是全开光圈的表现出色,可以让用户日常大胆拍摄人像作品。
轻巧便携才应是旅行摄影的核心
仅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,我一直都更倾向于携带更便携的设备拍摄。通常我更需要的是可以更方便的拍到,要比搭配最佳画质系统的硬核装备更加重要。
在拿到XCD 75P之后,刚好有一趟日本的短途旅行,本着精简器材、轻松拍摄的目标,我这次携带的拍照设备只有这套907X & CFV 100C搭配XCD 75P的组合,以及一台OPPO Find X8 Pro的“哈苏”系统组合,而实际上这套组合也完全足够一次旅行的拍摄需求。
如果对另一个“哈苏”设备OPPO Find X8 Pro感兴趣的话,也可以跳转上方的文章卡片。因为确实有很多场景我同时使用了两台设备拍摄,有兴趣也可以对比一下两个“哈苏”系统究竟有多大区别。
旅行的时候,让我压力最大的就是背负过重的东西出行,无论是背包、相机还是衣物,因此我通常都会选择轻量化装备出门。从我个人的习惯来说,我会习惯把背包放到酒店,尽量轻装出门。
特别是去一些准备拍照的景点,通常我就会只携带一台便携相机,加上手机几乎就可以应付全部的拍摄了。
哈苏XCD 75P镜头拍摄样张
哈苏XCD 75P镜头拍摄样张
这次出行我用的这套XCD 75P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:轻量化真香。无论是徒步到海边的礁石还是爬楼拍摄,相比背负更多设备的同伴来说确实要轻松非常多。
XCD 75P由于足够轻足够小,所以即便是日行两万步这种旅行场景,随身带着也没啥太大压力。另外,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在弱光或者夜景拍摄的时候,我们手持相机拍摄时也会因为镜头和机身重量更轻,手持拍摄也会更稳一些。
虽然哈苏这套907X & CFV 100C相比X2D来说,没有机身防抖,但是利用高感光度和快门速度的控制,配合稳定的手持,弱光环境拍摄实际上并没有太大问题。
F3.4光圈会影响拍摄吗?
由于提升了镜头的便携性,因此XCD 75P的最大光圈设置为了F3.4,相比传统的“大光圈人像镜头”动辄F1.2、F1.4来说,XCD 75P的最大光圈确实要稍小一点。
不过对追求景深的用户来说,光圈、焦距两个要素中,75mm(等效59mm)的焦距实际上已经可以带来不错的空间感。所以实际上,F3.4的光圈可能最让人担心的还是弱光环境下相机的进光量问题,特别是搭配907X & CFV 100C这套没有机身防抖的组合。
利用CameraRaw的AI降噪功能对高感光度照片进行处理
对此,我的解决方案是,大胆的用高ISO拍摄,通过后期交给AI降噪解决。
在此前的X2D以及907X & CFV 100C的评测文章中,我就介绍过利用Lightroom或者CameraRaw新增的AI降噪功能来解决RAW照片的高感噪声问题。至少经过我对大量不同品牌机身RAW照片的降噪体验,哈苏中画幅系统在这个AI降噪功能支持下表现是相当好的,特别是配合一亿像素的高分辨率,后期稍微将原图缩小到5000万像素几乎看不出有明显的噪点出现。
以上面这张照片为例,拍摄时间在傍晚,加上天气阴沉,实际上光线非常昏暗。我使用的是907X & CFV 100C的快门优先模式,保证手持拍摄的稳定,其次感光度设置为自动,最后照片的感光度达到了ISO 6400。
左:AI降噪前的原始样张;右:经过AI降噪处理的样张
后期我们将拍摄的RAW照片直接在CameraRaw中进行AI降噪处理,通过对比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在降噪处理前的照片噪声是比较明显的,即便是小图其实也多少能感到一些颗粒。但是通过降噪处理后的照片保留了很好的细节,噪点也处理的相当干净。
这套拍摄流程唯一的问题,就是因为哈苏拍摄的一亿像素RAW照片信息巨大,因此AI处理起来会比较耗时,相对会比较吃电脑性能。但最终效果还是非常让人满意的。
一亿像素让你可以“后悔”
哈苏中画幅系统还有一个好处,那就是高像素优势带来的后期二次构图的便利性。
左:XCD 75P拍摄原始照片;右:经过裁切的照片
以这张天坛祈年殿的照片为例。左侧是使用XCD 75P拍摄的原始照,但是因为定焦限制加上拍摄机位已经处于最优位置,所以原始照片左侧会有明显的遮挡。
不过利用一亿像素的优势我们可以尽情的进行照片裁切,很轻松的就能得到右侧这张构图基本完美的照片。
左:裁切后的照片实际尺寸;右:参考iPhone 5x长焦拍摄视野
并且实际上即便是经过了大尺寸的裁切,这张照片依然拥有1200万像素,用来在社交媒体发布是完全足够的。
作为对比,我也使用iPhone 16 Pro Max的5x长焦拍摄了一张视角接近的照片,等效焦距达到了120mm。所以即便是我们外出只携带了一支XCD 75P镜头,通过后期裁切二次构图的方法也能得到接近120mm长焦镜头的视野。
使用机内65×24比例画幅拍摄城市风光
除了高像素的二次构图优势外,哈苏机内的“Xpan模式”也是我每次都会夸的功能。利用机内裁切功能,我们可以方便的在前期拍摄时就将画幅设置为65×24的类似“Xpan”宽幅模式。
宽幅模式的好处是,我们在前期拍摄的时候就可以安排好取景的范围。拿上图的拍摄场景举例,这个位置拍摄的CBD区域实际上在画面下方有大量的绿植,天空也空余了很大的区域,画面看起来不够紧凑。
但是通过宽幅模式就可以完美的解决这个问题,设置为65×24画幅后,画面刚好保留了CBD的城市建筑群,构图看上去也更加紧凑。
并且使用哈苏系统拍摄宽幅照片还有一个好处,就是如果我们前期选择了RAW照片记录,后期将照片导入CameraRaw之类的软件中进行修图的时候,我们使用剪裁功能其实是可以找回原始照片的比例的。所以即便是前期的构图没有那么完美,后期依然可以通过软件进行调整。
轻松获得空间感、氛围感
最后我们来说一说人像。人像题材的重点其实更多的是拍摄对象,器材方面更多的是帮助摄影师来实现理想的画面和空间感的把控。而XCD 75P对我来说其实已经完全够用。
XCD 75P 镜头拍摄样张
我们先拿一张光圈全开的照片举例,不是人像不要紧,我们主要来看XCD 75P的景深控制以及虚化效果。
XCD 75P虽然只有F3.4的最大光圈,但是由于焦距上的优势,依然能得到媲美XCD 65的大光圈虚化效果。并且作为P系列主打便携性能的镜头,XCD 75P也是目前P系列中光圈最大的镜头,比 28P f/4,45P f/4 都大了半挡。
XCD 75P 镜头人像样张
XCD 75P虽然定位于P系列,但实际上镜头依然配置了1片非球面和3片超低色散镜片,光学素质足够出色,完全满足1 亿像素的解析力。焦外效果看起来非常舒服,拥有媲美 XCD 65 的空间感和柔美效果。
XCD 75P 镜头人像样张
XCD 75P 镜头人像样张
XCD 75P 镜头人像样张
更多XCD 75P 镜头拍摄样张:
体验总结:愿意带出门的器材才是好器材
其实,这枚XCD 75P正式曝光后,在网上引起了不小的热议,很多评论集中在售价、焦段、光学素质上。通常来说,产品的定位和定价都一定是按照品牌产品系列的逻辑来安排的。XCD 75P主打的就是一个光学和便携的平衡,通过这一个多月的实际拍摄体验,我对这枚镜头的表现还是非常满意的。
XCD 75P优异的便携性能,特别是配合907X & CFV 100C使用,可以轻松的放到日常使用的随身小包,外出旅行甚至并不需要一个专业的摄影包随身。而整套系统的轻量化表现也让旅行时可以更专注美景,不必因为相机的重量担心日常行程。加上出色的画质表现,特别是可以放心大胆的进行全开光圈的拍摄,足够胜任大量场景的使用。
相比极致的光学带来的有限画质提升,我更愿意选择小巧轻便,外出拍摄没有负担的拍摄系统,比如这套907X & CFV 100C和XCD 75P的组合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值得买 » 旅拍需要更便携,哈苏 Hasselblad XCD 75P 人像镜头评测